在晴朗的一天由心出發,今天節目請來註冊音樂治療師伍偉文,從治療角度進一步了解自閉症狀。
音樂治療即是透過音樂進行心理輔導,音樂治療在香港屬於一種比較另類的療法,而伍偉文的音樂治療師資格是在英國注冊的。對此,伍偉文向聽眾講述了他接觸音樂治療的過程:早年,伍偉文曾經在香港演藝學院學習樂器,期間他學會了吹笛子、彈鋼琴及揚琴。畢業以後,他曾跟隨多個樂團演奏,雖然覺得很好玩,但是畢竟距離觀眾太遙遠,因此他選擇了回港繼續做教育工作。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,伍偉文發現了音樂治療的修讀科目,最終,他從喜歡音樂、學習音樂、再把音樂和治療結合在一起。
此外,伍偉文認為,音樂之所以能令到小朋友團結、有共鳴、表達內心世界。原因在於音樂治療的理論基礎是各學派的心理學。比如說,行為學派是透過彈奏樂器,幫助小朋友改變他們的行為;而心理動力學派則是透過即興演奏,幫助小朋友把內心世界的事情帶出來、讓他們透過樂器宣泄情緒。
作為一名註冊音樂治療師,伍偉文在香港曾接觸過數百個自閉症兒童的個案。起初接觸這一類陌生小朋友時,伍偉文偶然亦有自我質疑,擔心自己的音樂治療不能有效地幫助他們。治療期間,他會向家長交代進度,並且希望家長能夠給予足夠耐性;經過一段治療時間,自閉症小朋友便會開始與其他人有眼神交流,不斷進步。
今天早上,非常感謝伍偉文帶著微笑與大家一起由心出發,他讓我們了解到,幫助自閉症患者打開他們心底的門,並非只能依靠語言,利用音樂其實亦能做到!
(本聲音專欄只反映主持人及個別參與人士的個人意見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