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第一次與泛民議員飯聚,其公開講話,純以表演論,可說揮灑自如。然而,把內容聽清楚,其強硬、保守不變。跟張曉明同枱食飯、但各自修行的李卓人,更是別有一番感受在心頭。李昨晚接受《左右大局》訪問時,踢爆張主任台上說「深入溝通」,台下卻落閘。好像張主任主動提出立法會議員組團回內地,但當李卓人在飯局中,當面要求中聯辦向一些議員發回鄉證時,張主任卻拒絕,跟團回內地可以,要發回鄉證准自由行,免問。
事實上,不說飯局對談,只說飯前講話,只要把張曉明的說法,跟喬曉陽3月講話一比較,便會發現,張主任笑著伸出橄欖枝的背後,推假普選的意圖未變過。
張的「筲箕論」,不僅承接了喬曉陽提出的篩選概念,更一鎚定音,明確定出北京底線。
再重看喬曉陽跟建制派議員會面時,提出特首普選必先符合的兩大前提,第一個:「要符合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定」;這前提,張曉明昨天幾乎一字不漏重提。
第二個前提:「不能允許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特首」,張曉明昨天雖未用上「對抗」一詞,但他特別強調,香港不是一個國家,「確保國家主權安全以及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利得到保障,這些要求並不過分」,其實就是變個說法,重新包裝特首必須愛國,亦即愛黨。
喬曉陽3月時恐嚇香港人,若以上兩大普選前提不達,政改諮詢「不宜展開」;張曉明昨天就提醒香港人,「要早日實現普選」,便「不要走彎路」,似乎暗示,若不跟北京遊戲規則,2017普選也艱難。
換言之,張曉明昨天不過是把喬曉陽3月對建制派的講話,換過字眼,向泛民再講一次。所謂「善意」與「誠意」,不過是招降的幌子。
(本聲音專欄只反映主持人及個別參與人士的個人意見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