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公布貧窮線,並且公布貧窮人口。不出所料,在職貧窮相當嚴重,原來過半數窮人其實也有工作。政府表示,會研究低收入家庭補貼,由政府幫補窮人家計。但派錢這回事,派得少,會被批評小恩小惠,幫助不大;派得多,定必打擊工作誘因,根本是兩難,且無助提升生產力,反而會將政府帶入永恆補貼、易放難收的財政深淵。
樂觀看在職貧窮,說明有大班香港人,即使收入低,也堅持努力工作,自力更生。政府應做的,是對症下藥,找出他們收入不足的成因。
值得留意的一個數字,是在職貧窮人口當中,逾7成是3人或4人家庭。政府進行統計時,最低工資時薪仍然是28元。一個3人家庭,若兩夫婦均全職,日做8小時,月入已達13440元,超出貧窮線。4人家庭,兩夫婦也打最低工資工,收入比貧窮線尚低幾百元,但只要其中一人,時薪有32元,又或者每日做多一、兩小時,已可脫貧。現實卻有大批在職貧窮的三、四口之家。唯一合理解釋,是這群家庭可能因為單親,或要照顧家庭等其他原因,家中只靠一名經濟之柱,通常是爸爸,媽媽只是當兼職,甚至沒工作。
事實上,香港婦女的就業率只有約五成,根據早前公布的一項亞太區調查,比起不少鄰近國家 -- 包括新加坡 – 還低。政務司長林鄭月娥也認同,要想辦法釋放婦女勞動力。是甚麼阻礙這班婦女找工呢?是擔心工作會無人看管子女嗎?還是不願為山長水遠付交通費?貧窮線已定,政府若有心扶貧,應該助人自助,找出真正阻礙市民多賺的原因,推出更有利就業的措施,這樣,扶貧支出才算用得其所。
(本聲音專欄只反映主持人及個別參與人士的個人意見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