垃圾汁污染缸窰河,究竟細菌含量有否超標?政府的「信得過指數」又會否再一次超標?
今年7月27日,爆出打鼓嶺堆填區滲漏垃圾汁事故。
然後到9月17日,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舉行會議,當時環保署稱在9月2日後職員憑目測已確認水質正常。
不過,報章在9月18日再到缸窰河4個位置抽取樣本化驗,卻發現當中的氨氮超標4到61倍不等!
究竟,水質是正常,還是超標?
9月17日的會議上,環保署副署長謝展寰如此說:「9月2日之後,我哋見到出嚟嘅水基本上係清,亦一啲臭味都冇,所以我哋唔再需要攞樣本,所以個修補是有效的」。
同場,黃錦星也如是說:「9月2日到依家已經兩個星期以上,都見唔到有超標狀況。有超標狀況,然後受到控制,所以應該是正面樂觀的。」
副署長話目測是水清的,局長更說沒有超標,那何解報章在會議之後一日去抽取樣本,卻發現超標情況?
昨天10月2日,黃錦星再回應滲漏事件:「由上次事件到現在,都會見到水辦出現超標情況。不過在我們密切監測之下,數據上超標的情況是一路有改善的。」
被報章揭發後,水質又變回超標了?
可能,水質污染情況未致於影響市民健康,但署方粗疏的監察工作才是最影響市民觀感與信任!
「見唔到有超標狀況」
「會見到水辦出現超標情況」
同一個人,兩套說話,好邪!莫非黃錦星「玩緊哈囉喂」!?
(本聲音專欄只反映主持人及個別參與人士的個人意見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