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地傳媒報道,多個二線城市拍賣土地遇冷,其中過去幾年地價累創新高的浙江杭州市10幅「競品質」地塊,有9幅土地只有少於3間房企報名,報名數量未達標,無法進入後續正式競價環節,相當於「流拍」,相當於香港賣地「流標」。

內地「競品質」賣地規定,最少要有3間房企申請競買,再由最多6間入圍企業競價,如果少於3間房企報名申請,拍賣就會取消。

有報道引述學者指,「競品質」地塊底價普遍較高,房企無利可圖,加上有現房銷售要求,資金回籠時間長,以至地塊無人問津。

而遼寧瀋陽和安徽合肥同樣有過半地塊提前「流拍」;而四川成都市一場土地拍賣,出售19幅土地,15幅無競價,以底價成交。

報道指,自然資源部8月曾經召開閉門會議,要求各城市供地,住宅地溢價率不得超過15%,而且不得提高拍賣價,被視為地方政府讓利,但報道形容,置身嚴格調控大環境的房企,多數選擇「躺平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