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,在電台節目表示,自3月公佈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路綫圖以來,市民的出行指數已經由低位回升到疫情前水平,病毒即時繁殖率上升到0.8至1,預計未來1、2星期,會有第5波疫情餘尾的反彈,確診個案有機會回升到低4位數,但不會到第5波疫情高峰的情況。

對於港大模型推算,未來1、2星期會出現第6波疫情,郭健安認爲目前情況仍比較樂觀。他解釋,本港已有幾百萬人確診,加上第3針的保護力足夠,社區已經有免疫屏障,即使市民接觸增加,預料確診個案都可維持在200至300宗的理想水平。他認爲,在冬季前市民的第3針免疫水平下降,又或者有新變種病毒出現,才會出現第6波疫情。

他指,在過千間食肆重新開放晚市堂食後,食肆出現的群組感染個案,只佔整體個案少數,認爲目前不需要大幅調整社交距離措施。但如果食肆群組增加,就有需要在下一階段放寬時作出調整。對於有專家認爲應放寬60歲以下成年人的疫苗通行證要求,郭健安指不少市民都在高危群組工作,加上要與內地通關,在考慮公共衛生及經濟發展下,有需要維持疫苗通行證。

何栢良:不應該讓零星個案影響復常進展

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,本港仍然在第5波疫情中,預計隨著社交距離措施再放寬,個案會上上落落一段時間,確診個案會較現時略高,可能會有小爆發,食肆出現感染群組亦是預期之内,但相關群組的個案約100宗,只佔本月整體確診個案的不足3%,認為防護中心選擇性公佈個案, 只是爲跟進及追蹤個案。他又指,衛生防護中心及專家的預測,有時會「警鐘誤鳴」 ,港大早前預測堅尼地城一帶可能會出現爆發,但結果當區的確診個案並非在18區中最高,他呼籲市民不需要太擔心,不應該讓零星個案,影響本港復常的進展,認爲如果有新變種病毒流入社區,才會出現第6波疫情。

何栢良又關注,仍然有超過100萬市民未接觸第3針疫苗,認爲政府要以行政手段再推高疫苗接種率。他又指,本港仍在推高疫苗接種及緩慢復常中,現時不是適當時間檢討疫苗通行證,亦要花大量時間向市民解説差異對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