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住得細」、「住得貴」,不論回歸前、回歸後都是香港人的寫照。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私樓售價指數,回歸前是172,03年7月曾跌至58.4的最低位,但之後一直升至今年5月的384.4,較回歸前高1.2倍。

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曾提出每年供應不少於8.5萬個住宅單位,但碰上亞洲金融風暴,樓價大跌,政策當時為人詬病。不過時隔25年,前公屋聯會主席王坤則表示,如果當年「八萬五政策」有堅持推行,香港的住屋問題、樓價就不會出現今日的局面。

私人住宅總存量由1997年的94萬間,增至2021年的約123萬間。資助房屋方面,本港在1997年有大約70萬個公屋單位,一共居住250萬人,去年公屋單位增至大約84萬個,住戶人數反而減至221萬人,反映港人家庭結構改變,至於公屋一般申請輪候時間,最新經已達到6.1年。王坤表示,雖然房屋供應增加,但供應仍滯後,令不少家庭仍然未能上樓,反映公屋供不應求。

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,去年僅得16平方米,王坤認為,現象是由政府帶頭造成,為了增加單位數目,推出小型公屋及居屋單位;私樓方面,曾蔭權在擔任行政長官期間,推出多幅「限呎地」,限制單位每個35平方米至45平方米,以回應市民對中小型單位的需求,但時至今日,私樓市場越來越多「納米樓」,現屆政府又在賣地條款中加入最低面積要求,以減少納米樓供應。

王坤認為,政策反覆,反映歷屆政府「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」,要長遠改善居住面積小的問題,政府需積極增加土地供應,政府亦要帶頭提升新建公屋、居屋的單位面積。王坤又提到,雖然每屆政府都表示視房屋問題為重中之重,但每屆對土地開發及增加土地儲備都不太重視,特別在曾蔭權出任行政長官時期,沒有做好土地開發,所有填海工程亦暫停,希望新一任政府在填海、開發新界北部後,可審視現存的房屋問題,協助市民解決樓貴及範圍小的現象。

記者:李芷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