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作曲家顧嘉煇昨日離世,享年92歲。

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表示深感痛惜,並向其家人致以慰問。楊潤雄指,顧嘉煇的作品歷久常新,多年來陪伴香港人成長,豐富了全球華人的生活。他的精神和筆下觸動人心的不朽香江樂曲,將流傳後世。

曾經演唱多首顧嘉煇歌曲的藝人汪明荃,對消息感到突然和可惜,指顧嘉煇對樂壇的貢獻巨大,他在80年代將廣東歌大眾化,提升廣東歌的地位,並且創意無限,能針對不同歌手的聲音特點,創作經典歌曲。汪明荃指,顧嘉煇是「好好先生」,為人友善,不會責罵他人,並經常鼓勵歌手,相信他最高興是與著名填詞人黃霑舉辦的「煇黃演唱會」。

資深樂評人黃志華表示,顧嘉煇開創了不少新穎的曲風,例如《射鵰英雄傳》的合唱分部,令男女歌手都有很大發揮空間,形容寫法空前絕後;又指顧嘉煇編曲格律嚴謹,講求旋律優美,猶如唐詩宋詞,並會善用「迴文」和「連珠」的作曲技巧,令歌曲更為精緻耐聽;顧嘉煇亦很著重中式小調,現時已成為絕響。黃志華又認為,顧嘉煇帶起粵語流行曲的熱潮,聽眾可以用自己語言唱歌,也有助提升民眾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。

無綫電視對顧嘉煇離世深表惋惜及哀痛,指他才華洋溢,每首電視劇主題曲都牽動觀眾情緒,風靡電視觀眾及歌迷。

顧嘉煇編曲中西合璧 提升廣東歌地位

顧嘉煇1931年出生於廣州,抗日戰爭爆發後,舉家移居香港。他的姐姐顧媚是五、六十年代著名歌星,顧嘉煇耳濡目染下,開始學習鋼琴。

已故填詞人黃霑研究粵語流行曲的論文,就提到六十年代初,不少夜總會的樂隊都是菲律賓人擔任,華人音樂水準普遍不太高,顧嘉煇是當年少有的華人夜總會樂隊領班,與菲籍樂師分庭抗禮。1961年,顧嘉煇首次以顧媚主唱的《夢》參加邵氏電影《不了情》的作曲比賽,正式開始音樂生涯。

七十年代初,顧嘉煇作曲、仙杜拉唱的《啼笑因緣》面世,加上80年代紅館落成,令演唱會文化興起,促成本港粵語流行曲進入空前旺盛的階段。顧嘉煇編曲時採用歐美流行曲慣用的和聲處理,配樂中西合璧,就連物色歌手都考慮中西融合的元素。他曾經在訪問就提到,刻意找慣唱英文和國語歌的仙杜拉唱《啼笑因緣》,是希望洋化歌手平衡中國化的歌曲,不會給人老套的感覺,結果歌曲給聽眾帶來嶄新的感覺,相當成功。

粵語電影和電視劇的興起,亦掀起電影歌曲和電視劇主題曲的熱潮。顧嘉煇期間創作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,包括 《狂潮》、《陸小鳳》、《家變》、《倚天屠龍記》、《獅子山下》等。

顧嘉煇九十年代淡出樂壇,移居溫哥華。1998年獲頒授「銅紫荊星章」。2007年,他獲電視台邀請,復出為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製作的電視劇《歲月風雲》創作同名主題曲,又應香港中樂團邀請,於他的作品專場音樂會擔任指揮。2010年,他獲頒藝發局「香港藝術發展獎2010」終身成就獎。到2015年,顧嘉煇決定正式退休;同年獲頒「金紫荊星章」。2018年底,顧嘉煇重返溫哥華退休,直至離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