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2歲的劉婆婆在啟德德朗邨獨居,平日已經減少外出避疫,但就在去年年初失守「中招」入院。當時正值第五波疫情,醫院急症室迫滿等候入院的病人,醫護為頭暈的劉婆婆做初步檢查,發現她低鈉,要吊鹽水,但她在病床等了兩個小時都無人幫她。「醫院很多人,舖滿病床,全都是人,你想落床都無位落,密密麻麻。廁所無人得閒清潔,很骯髒。我向其他人說我想飲水,他們都說:『你想想好了。』這個情況,即使無病都捱不住啦。」

劉婆婆決定簽署文件離院,回到家又遇到圍封強檢。「他們問我為甚麼外出,我說我剛從醫院回來,後來無人叫我落樓做檢測,無人知我有事,確診者有食物援助嘛,我就沒有。鄰居強檢中確診,可以去住酒店,我就無人理。」

劉婆婆最終有社工協助送上物資,亦有中醫朋友為她遙距診症,病情逐漸好轉,但仍有後遺症,昔日健步如飛的她不時周身骨痛,咳嗽亦持續。「喉嚨有時有痰,經常流眼水,這裏痛、那裏痛,一走得快,這邊痛,(惡化的話)不能走路就更慘。現在有事才出街,無事就留在家了。」

每3個長者有1人現抑鬱或焦慮等

「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」與港大團隊和社福單位合作,去年訪問了約5000名長者,發現至少3分之1人最少感受到抑鬱、焦慮或孤獨其中一項困擾,第五波疫情下,獨居、曾經中招、女性長者,比其他長者面對更大精神健康風險。

項目總監林一星表示,疫情影響地區支援網絡的運作,令長者求助無援。「以前長者可以去長者地區中心求助,但疫情有長者不敢外出,或者中心已經關門,長者的孤獨感就更大。部分長者會食慾不振、睡不好,經常擔心身體狀況,嚴重者會情緒低落,或者會傷害自己。」

林一星認為,政府在疫情下應該投放更多資源,讓長者地區中心和鄰舍中心社工,主動致電聯絡長者,了解狀況。他又指,雖然政府撤銷隔離令,但長者仍要時間適應新常態,未必很快會重返地區中心,建議義工更主動聯絡會員。

林正財:應善用社會資本加強地區支援

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認為,政府有需要檢討如何善用社會資本,加強支援獨居長者。「以往社會的鄰舍關係較好,公共屋邨較開放,門口沒有閘門,當社會很著緊私隱,就犧牲了這些獨居長者,社福機構很難上門了解他們的狀況。」

他指,未來獨居長者的數字將會快速上升,政府有需要檢視如何用創新手法,加強支援。「最好的方法是屋苑為本,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曾經推出『樓長制』,是相當好的概念,問題在於如何恒常化,如何結合鄰舍義工力量。如果再建立新的服務專門針對獨居人士,又會出現如何找出他們、哪些人合資格等一連串問題。」

他又認為,今次疫情亦反映基層醫療的重要性,如果有完善的網絡,疫情時期鼓勵打針,以至送藥上門等環節都可做得更暢順,減輕公立醫院的壓力。「之前我們上樓為長者打針,根本沒有資料庫,我不知道這個是誰,那個是誰,所以是相當困難。如果很好的基層醫療網絡,家庭醫生熟悉長者情況,打電話或家訪,就容易很多。」

記者:陳業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