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任民建聯主席陳克勤表示,12月區議會選舉將是愛國者之間的比拼,相信會比以往選舉更激烈,民建聯計劃派人出選全部44個直選選區,但現任立法會議員就不會參選區議會。他又表示,民建聯將轉型為「治理型政團」,強調並非要做執政黨,但如果未來有民建聯的特首候選人,也會是好事。

陳克勤在「愛國者治港」的時代接棒出任民建聯主席,反對派在建制中絕跡,能否參選亦成疑,但陳克勤接受訪問時說,並不代表民建聯可以安然在12月的區議會選舉「穩袋」議席,並會將準備區選的工作視為「重中之重」的任務:「以往選民不是投建制,就投泛民,但現時大家都是愛國者,是愛國者之間大家互相的比拼,比拼政綱、比拼能力、比拼服務,但絕非自己人打自己人,而是『自己打自己』,要說服選民自己最合適,所以我認為今次選舉比以往更激烈。」

民建聯44區全派人參選

民建聯將爭取在全部44個直選選區,都派人參選,由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協助地區委員會候選人競選,並正制訂推薦委任區議員的名單,但現任立法會議員就要專注議會工作,不會建議他們參選區議會。

今次區選的選區較以往大,每區人口亦較以往多,陳克勤指,以往的競選模式未必是行得通,要靠知名度較高的人推動選舉工程,他又相信民建聯的「政黨效應」,亦能發揮作用。

對於有民主派人士指,當局無提供三會成員聯絡,爭取提名有困難,陳克勤認為,要問問他們從政的初心:「我參選多年,從來不會有人將提名送給我,如果你從政初心是服務市民,身邊三會的成員可能服務社區十多、二十年,去拿幾張提名有何困難呢?」

陳克勤表示,不會估計今次選舉的投票率,但認為政府要加緊宣傳,建議向投票的選民派紀念品,舉例指自己1998年在選舉投票後,都獲發投票紀念卡,一直保存至今,「這個紀念卡當年在社會也引起了一股收集的熱潮,所以是否可以考慮類似的工作,送一些簡單的紀念品,鼓勵市民出來投票呢?」

陳:香港不存在執政黨 要培育好政治人才

新選制下,直選議席大幅減少,擁有5萬名會員,掌握廣泛社區網絡的民建聯,亦要應對新形勢。陳克勤指,上任後要將民建聯由「選舉型政團」,轉型為「治理型政團」,但他強調並非因為直選議席減少,而是在新形勢下,建制派不再需要與民主派鬥爭,需要調整定位。

談到「治理型政團」的字眼,有人會與「執政黨」相提並論,但陳克勤指,香港並不存在執政黨,「因為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,中國的執政黨就只有中國共產黨」,但他指,如果未來有民建聯黨籍的特首候選人,也會是好事,「不過他最終都要脫離黨籍,所以民建聯現時最重要,是做好政治人才的培養」。

感謝多任黨領導 自言是幸運的從政者

陳克勤做過特首辦特別助理,又做過當時歷來最年輕的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。政治生涯被認為是一帆風順,他感謝民建聯的前輩教導,創黨主席曾鈺成是他的啟蒙老師,已故前主席馬力更鼓勵他參選:「如果沒有馬先生的鼓勵,我相信我今天不能坐在這裏。我剛做區議員時,要開辦事處,但無這麼多錢,他二話不說,拿出支票簿,寫2萬元給我。」

陳克勤又指,前主席譚耀宗教他做人,以往立法會大會要到晚上10時休會,譚耀宗會一早安排司機下班,坐他的車回家,譚耀宗會在車程教他發言和提問技巧,教他如何與不同黨派合作。至於上任主席李慧琼,他就指李慧琼有大局觀,有能力化解矛盾。「幾位主席都是我從政路上的人生導師,我是一個很幸運的從政人。」

陳克勤2008年當選立法會議員後,接受英語訪問時一句「Try our best」(盡我們所能),被指發音錯誤。事隔15年,被問到英語有否進步,陳克勤表示:「任何工作都可做得更好,不論是語文,或是議政能力、政策倡議,都可以再做好一點。」

他又表示,民建聯未來亦要自我提升,會考慮設立學習機制,不論是由上而下,還是議員的自身學習,他希望都將相關工作系統化,變為恒常工作的一部分,適應新時代的發展。

記者:陳業輝